
肿瘤患者营养指导
一、无营养风险的患者
1. 保持乐观,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2. 维持标准体重或适量增加体重;定期称体重,体重不变或增加者可继续保持现饮食习惯,若体重出现明显变化建议门诊随访;
3. 合理营养为基础,平衡膳食为原则,每日的饮食内容应包括:
a) 满足能量需要的70%以上,能量主要来源为谷类食品,适量脂类、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b) 满足100%蛋白质需要,每公斤体重1.2至1.5克,摄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蛋、奶、鱼、肉、大豆类;
c) 食物多样化,每星期食物种类至少25种
d) 可吃一些防癌抗癌食品,如:鲜芦笋、香菇、洋葱、蒜头、番茄、大豆及其制品、胡萝卜、蒜苗、绿叶蔬菜、海带、多脂鱼(鲑鱼、金枪鱼、鳟鱼、鲱鱼、鲭鱼)、山药、香蕉、橙、柚、紫色提子等,麦胚油、豆油、玉米油等维生素E最为丰富;
e) 可适量饮淡红茶、绿茶。
二、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需要营养干预
1、首先制定目标:维持机体生理需要及活动所需的能量,所需要的蛋白质量。评价消化道功能,选择营养干预手段,看专业的营养师或医师。
2、膳食指导:如果患者每日膳食摄入不足,给予合理的膳食指导及饮食搭配。
3、肠内营养:因各种原因每日膳食达不到目标量时,给予肠内营养,途径有口服即口服营养素补充,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或经皮胃造瘘等。同时应根据患者胃肠道的耐受情况选择不同的肠内营养剂类型,调整营养制剂用量。
4、肠外营养:如果经胃肠道进食无法达到目标量或无胃肠道功能或不能经胃肠道进食者,考虑肠外营养,即静脉给予营养素。
三、排除一些营养误区
饿死肿瘤:肿瘤是饿不死的,患者在饥饿的状态下肿瘤依然从身体获得养分 ,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患者本身的免疫力会下降,抗肿瘤的能力也是下降的 ;饿死肿瘤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不是单纯不进食或少进食,而是特定的营养膳食配比。
盲目相信补品如海参、灵芝孢子粉、燕窝、松花粉等,尚无充足的证据证实这些补品的抗肿瘤作用,主要还是做好基础营养,即生理功能及日常活动需要的基本能量需求,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锦上添花。
正确看待营养汤,煲汤味道鲜美,可以改善食欲,但是大部分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仍在肉里,建议合理的方式应将汤和肉一起吃。
“发物”指加重或诱发一些过敏性疾病(哮喘、荨麻疹、急症或肝炎)的食物,如果不是过敏体质,没有上述疾病,是可以吃的 ;认为“不能吃发物”“只能吃碱性食品”缺乏科学依据。
错误认为白蛋白是营养液,其实白蛋白是血浆提取物,只有在大面积烧伤24 h后、急性创伤性休克、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时才考虑应用,当患者因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时只是输入人血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
错误理解输液才是营养,营养吸收最好的部位是胃肠道,经口或胃肠道给予的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保护肠道菌群,除非无胃肠道功能或胃肠道不能利用,才会考虑输注肠外营养。
合川区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南办处希尔安大道1366号 急诊电话:023-42738120 预约电话:023-42713201
Copyright © 2021 合川区人民医院
渝ICP备2022005070号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94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订阅号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